鼠李

鼠李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鼠李
拼音拼读
shǔ lǐ
药材别名
臭李子、牛李、楮李、兴安鼠李
英文名称
Cascara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
药用部分
鼠李科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的果实。
动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分枝多。树皮灰褐色,常呈环状剥裂。小枝粗壮近对生,具较大的锥形顶芽,稀不具芽而成锥形刺。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宽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圆齿,齿端常有腺体,无毛。侧脉通常4~5对。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枚,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杂木林或山间沟旁及林缘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
药材性状
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止咳、祛痰。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
用于治支气管炎、肺气肿、龋齿痛、痈疖。用量果实5~ 15克,可制成酒剂服;外用适量,将果实捣烂敷患处。
药理研究
抗氧化作用:鼠李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花青素、鞣质和黄酮类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些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并有助于抑制炎症和慢性病的发生。
保护肝脏作用:鼠李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鼠李提取物能够降低肝脏组织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具有肝保护作用。
抗菌作用:鼠李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鼠李提取物能够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中,鼠李中的鞣质成分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鼠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鼠李中的化合物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凋亡和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化学成分
含大黄素、大黄酚、葸酚;另含山柰酚。种子中有多种黄酮苷酶。
使用禁忌
有小毒。
配伍药方
1、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
2、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小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3、治齿䘌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相关中药材推荐

王不留行 wáng bù liú xíng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白芷 bái zh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青果 qīng guǒ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水蛭 shuǐ zhì
破血、逐瘀、通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龙眼肉 lóng yǎn ròu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威灵仙 wēi líng xiān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属祛风湿病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百部 bǎi bù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赭石 zhě shí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方解石 fāng jiě shí
清热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